2006年德国世界杯对于捷克足球而言,既是黄金一代的绝唱,也是东欧铁骑留给世界的最后惊艳。主教练卡雷尔·布吕克纳公布的23人名单中,内德维德、罗西基、科勒等名将领衔,这套阵容在小组赛阶段便展现出令人窒息的进攻火力,却最终因伤病和运气止步小组赛。
核心阵容:钢铁中轴线的最后辉煌
- 门将:切赫(切尔西)正值巅峰,当届赛事完成9次关键扑救
- 后卫线:乌伊法鲁西(佛罗伦萨)与罗泽纳尔(巴黎圣日耳曼)组成意甲+法甲防线
- 中场:内德维德(尤文图斯)复出救场,与罗西基(多特蒙德)构成双核驱动
- 锋线:2.02米的科勒(多特蒙德)搭配巴罗什(阿斯顿维拉)的"一高一快"组合
经典战役:3-0屠杀美国的战术教科书
"罗西基的梅开二度堪称艺术,那记35米外落叶球至今仍是世界杯经典"——ESPN解说员现场语录
悲情结局:伤病摧毁的晋级之路
小组赛末轮对阵意大利时,科勒开场10分钟韧带撕裂,巴罗什带伤作战效率折半。最终因净胜球劣势被加纳淘汰,黄金一代7人赛后宣布退出国家队。
位置 | 球员 | 俱乐部 |
---|---|---|
前锋 | 扬·科勒 | 多特蒙德 |
中场 | 托马斯·罗西基 | 阿森纳(赛季后转会) |
这支承载着捷克独立后足球希望的队伍,最终带着E组第三的排名黯然离场。但他们在有限的三场比赛里,依然留下了场均2.3球的进攻数据,以及那首响彻盖尔森基兴球场的《Where Eagles Dare》球迷助威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