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去找原因,分析伊万科维奇执教国足的失利,他的主要问题是“逆潮流”,摒弃现代足球的理念去调教中国队。
熟悉中国足球的老球迷会比较清楚,他和前任扬科维奇之间有什么区别。
扬科维奇打法是先进的,调教中国队是用了不少现代足球的踢法。三后卫、边后腰等战术都尝试过,无奈球员技术能力不够达不到扬科维奇的要求,成绩惨淡,然后老扬下课;
伊万科维奇则是相反,他是按部就班,用过往的思路来调教中国队,顺其自然、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排兵布阵。
菱形中场442,还有长传冲吊、高举高打,这都是“符合球员水平”安排的打法。既然中国队技术不行,那就猛打猛撞,不怎么讲技术了,用传统的思路来布置战术。
这么做对不对呢?谈不上对与错。伊万科维奇这种做法,就是中规中矩而已,你是什么菜我就怎么炒,没有新花样。
在现有的局面下,他也只能这么做,倾尽全力来维持局面。
然而无奈的是,现实就像“冷兵器”与“热兵器”的较量,落后就要挨打。别人都是洋枪铁炮了,你还是拿着大刀、骑着马往前冲,别人一枪射过来你躲都无法躲,任人宰割。
面对技战术、身体、能力都比自己强的澳大利亚、日本,我们打不过;与同级别差不多的印尼较量也是处于下风,有些比赛赢是赢了,但是场面上也是非常被动,对手小范围流畅的配合也是让你苦不堪言。
伊万科维奇上任以后,中国队的防守倒是积极性提高了不少,但与之相对的就是场面很难看,开大脚、长传的比例增加,进球数寥寥无几。
能进球也就靠反击还有定位球来拿点分数,给人是“技术很糙”的印象。
展开全文
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足球圈内人士会很愤怒,对伊万科维奇存在质疑的原因。输球也就算了,场面的话也是难看,看不到希望,完全看不到球队进步的地方,这会让人的情绪非常难受。
有的球队输球,是虽败犹荣;有的球队输,则是“一败涂地”,性质截然不同。
临场指挥用人、选人方面伊万也存在诸多质疑,联赛没怎么出场的球员能打比赛,那些表现好的却没有得到重用,这些问题也是逐一暴露了出来。
从我的感受来说,我认为伊万科维奇是需要负点执教的责任,但也不是罪人。他不是救世主,谁都知道中国足球水平,换哪个教练来都很难改变局面。
把所有的锅都让他来背也不现实。
强如里皮,率领意大利拿世界杯冠军的名帅都很难在这里取得成功,我们又为什么要苛责他呢?理性地去看待这次出局就可以了。
关于未来中国队未来的教练该由谁执教比较合适?我认为球队需要选择一个“长期主帅”,而非过渡型的,注重球队文化培养还有默契建立,给个三五年的时间来调教球队。
执教目标应该着重是放在技战术打法的提升上,而非纸面成绩。
场面好看、有进步,率领球队有好的迹象,这样的教练就可以留任。哪怕成绩不好,输球也没关系,球队可以从长远的目标来进行看待。
像伊万科维奇这种的,临时救火就可以了,这类教练说明白点,就是“不求无功但求无过”,只能维持现状,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。
当别的国家已经在进步,在青训等方面快速发展,中国仍然停滞不前,差距的话只会越来越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