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绿茵场到教练席的华丽转身
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当中国女足历史性闯入八强时,一个扎着马尾辫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——她就是当时的主力后卫杨秀丽。如今十五年过去,这位曾经的"铁闸"已经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完美蜕变。
"足球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。"——杨秀丽在2022年女足亚洲杯赛后采访中说道
世界杯情缘:球员时代的遗憾与期待
作为中国女足"黄金一代"成员,杨秀丽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站上世界杯舞台。2007年世界杯前夕,一次意外的膝伤让她与大赛擦肩而过。"那时候整夜整夜睡不着觉,"她在自传中回忆道,"但伤病也是运动员必须面对的课题。"
- 2005年:入选国家队,开启国脚生涯
- 2008年:奥运会上演"门线救险"经典一幕
- 2013年:因伤宣布退役,转型青训教练
新一代的引路人:培养世界杯梦想
如今作为U20女足国家队助理教练,杨秀丽将自己的世界杯梦想寄托在了弟子们身上。在去年昆明的集训中,记者看到她在暴雨中依然坚持示范防守动作的场景。"杨指导的训练特别'较真',"队员李雯告诉记者,"她说世界杯赛场不会给任何人重来的机会。"
专家点评: "杨秀丽的转型之路为中国运动员提供了范本。她将大赛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,这种传承正是中国足球最需要的。"——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
随着2023年女足世界杯临近,杨秀丽正带领年轻球员进行针对性备战。虽然这次她依然无法以球员身份参赛,但那些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日日夜夜,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"世界杯"呢?
——本文采写于上海崇明训练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