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信的世界杯突围战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绿茵场上,除了C罗、梅西等巨星的身影,场边滚动的那句中文广告"中国海信"成为最让国人震撼的画面。作为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首个中国消费电子品牌赞助商,海信以5.3亿元的投入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国际营销战。
"当海信LOGO与阿迪达斯、可口可乐并列出现在赛场时,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制造最好的正名。"——国际足联市场总监菲利普·勒弗洛赫
一、破局者的三重布局
- 技术输出:为赛事提供U7、U9系列4K电视,其中裁判VAR系统使用的正是海信显示技术
- 内容营销:推出《Hi世界杯》专题节目,邀请黄健翔等名嘴打造足球IP
- 场景渗透:在莫斯科红场等核心区域设立球迷互动体验馆
二、数据背后的商业奇迹
指标 | 增长幅度 |
---|---|
海外知名度 | 提升6个百分点 |
二季度销量 | 同比增长32.3% |
在法国对阵比利时的半决赛中,海信通过动态广告牌技术实现的"海信电视 中国第一"标语,虽然引发争议,但确实让全球观众记住了这个来自东方的品牌。据尼尔森调研显示,赛后海信在英、法、德等国的品牌认知度实现200%以上的爆发式增长。
行业观察:
不同于传统家电企业贴牌代工的出海模式,海信选择用顶级体育IP建立品牌认知。这种"赛事赞助+技术输出+本土运营"的组合拳,为后来者提供了可复制的国际化范本。据悉,尝到甜头的海信已签约成为2022卡塔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。
当终场哨声响起,法国队捧起大力神杯时,海信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: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上升至第152位,海外收入占比突破35%。这场持续一个月的足球狂欢,最终演变为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